期刊简介Magazine

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刊。主管单位是中国作家协会,主办单位是中国现代文学馆,并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合编。编辑部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。 ... 更多

投稿须知Instructions

一、来稿请直接寄至编辑部,勿寄个人,以免延误。 二、来稿须未曾在其他刊物发表,并符合本刊稿例格式。非经同意,电子邮件、软盘、传真件等不能作为正式投稿方式。 三、寄交... 更多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杂志导读 > 2016 > 01 >

走向白璧德:学衡派之“前史”——以梅光迪、胡先骕为例

作者: 李欢

摘要: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席卷全国的时候,学衡派逆势而动,发出了“异声”。耐人寻味的是,他们是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年纪相似、教育背景接近的新青年。在新文化运动倡导者高举思想、文学、语言三大革命旗帜的时候,他们却走向了白璧德的人文主义,对其推崇备至。白璧德的人文主义为何唯独对学衡派成员有如此大的吸引力?以往学界对此问题多以学衡派统而论之,忽视了学衡派成员的个性。鉴于此,本文以胡先骕为代表,梳理其走向白璧德之历史,探讨其中的动因。


关键字:


上一篇:危机与救赎:一个新文化人的“南渡”
下一篇:“新青年”的觉醒与结社——对五四时期小团体的整体考察